乌海市交通运输管理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将民族团结理念深度融入规划建设、运输服务、安全治理全链条,2024—2025年推进重点工程52项,完成投资23.6亿元,以交通先行助力区域协同发展和民生福祉提升。
一是规划引领构建区域联通新格局,夯实融合发展硬支撑。立足蒙西枢纽定位,加速贯通对外战略通道。包银高铁乌海段控制性工程黄河特大桥合龙、甘德尔山隧道贯通,乌海站、乌海南
站双枢纽建设全面推进,高铁经济走廊雏形初显;投资8000万元打通乌海—阿拉善盟县道756省际“断头路”,连接两大工业园区,物流通行效率提升30%。全域公路网密度达65.6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区平均3.5倍),行政村硬化路通达率100%,省道217线海勃湾绕城段等重点项目串联南北产业带,年服务矿区资源运输超2000万吨,为区域协作注入强劲动能。
二是服务升级共享发展成果,绿色转型惠及百姓生活。推动运输结构优化与民生服务双提升。铁路集装箱运量占比突破50.8%,“散改集”运输329.99万吨,19家多式联运企业高效衔接蒙宁物流网,本土企业荣晨物流获评全国星级经营人;新能源重卡、出租车规模化推广超2500辆,充换电站覆盖园区干线,年减排颗粒物41.3吨。同步优化出行体验:改造46辆适老化公交车、36个无障碍站台,社区定制公交精准匹配通勤需求;效办结12345及12328民生诉求2269件,超限超载投诉量下降95.7%,12328热线响应速度跻身自治区前三,为持续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奠定物质基础。
三是韧性守护筑牢安全屏障,创新治理凝聚团结共识。构建“科技+共治”安全防控体系。整改公路铁路隐患1167项,路警联合查处超限车辆639辆次,非现场执法推送预警信息8000条;上线“紫金路救”小程序垫付急救资金79.6万元,汛期抢通水毁路段1864处,应急响应缩短至30分钟内。创新盘活闲置资产,将2.15亿元建设的乌海客运枢纽站转型为“中国沙客越野综合体”,保留客运功能的同时举办文旅活动,2025年“五一”吸引游客10.2万人次,创收176.93万元。利用公交站亭、服务区滚动宣传民族团结,开展“普法早市”35场,持续推动旅游促三交计划深入实施。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