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厚积文化“软实力”赋能发展“硬支撑”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7日 作者:民委站点管理员 来源:中国政府网 浏览次数:

  乌海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挖北疆文化时代价值中的“乌海基因”,通过文化品牌塑造、惠民服务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等举措,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乌海力量。

  一、以文化认同凝聚共识 厚植精神家园根基

  一是擦亮文化品牌,增强中华文化符号感召力。依托“中国书法城”“中国赏石城”等特色名片,将中华文化符号融入城市发展脉络。2024年成功举办第十三届黄河明珠·乌海书法艺术节,通过“艺韵北疆”全国名家书法展、书法产业博览会等活动,推动书法艺术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举办“大河情·赏石韵”全国赏石日精品展,以黄河石、戈壁石为载体,展现中华赏石文化多元交融,吸引全国石友交流互动,进一步凝聚文化认同。二是弘扬红色基因,传承民族团结奋斗精神。创作全景式沉浸歌舞剧《三线印记》,以三线建设历史为背景,生动再现各族群众“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的团结协作故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鲜活教材。挖掘“好人好马上三线”等民族团结典型事例,通过文艺作品、主题展览等形式,弘扬各族儿女心向党、携手奋进的优良传统。

  二、以文化惠民促进交融 共建共享精神家园

  一是创新服务模式,推动文化润心润行。统筹文化资源,年均开展“唱响北疆”民歌大会、“书法五进”“全民共书祖国好”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30余项,覆盖各族群众24万人次。打造23个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开展“葡萄娃娃讲故事”“银发书团结”等品牌活动,实现文化服务“精准供给”。二是深化教育实践,铸牢青少年思想根基。构建“1+6”多维度育人联动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开设“红领巾思想讲堂”“云思政”线上课程,组织“微中国游览”“小石榴籽看乌海”等青少年交流活动200余场,覆盖5万余名各族青少年。

  三、以产业融合激发活力 赋能精神家园建设

  一是打造特色文创,彰显中华文化现代魅力。开发“乌海礼物”“狮城乌海砚”等系列文创产品,将书法、黄河石等文化符号转化为炭雕、沙枣核饰品等实物载体,10类产品获“内蒙古礼物”授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通过“文旅乌海”小程序、线上文化云平台等数字化手段,实现文化资源跨区域传播,年浏览量超500万人次。二是推动文旅融合,构建全域共建新格局。深化“环乌海湖”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推出“黄河入蒙第一站”“大漠之光”等精品线路,打造“母亲河之旅”马拉松赛道、黄河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将民族团结故事融入景区建设。实现从“过境游”向“深度游”升级,以文旅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