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乌海市海南区万亩滩村: 乡村振兴绘蓝图 民族团结促和谐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7日 作者:民委站点管理员 来源:中国政府网 浏览次数:

  万亩滩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发展产业为动力、以组织建设为保障、以传承文化为推手,让产业振兴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让民族团结进步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唤醒“沉睡”资产,让闲置资源再“生金”。

  一是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做活“土地”文章,把土地流转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土地托管经营新模式,集中流转土地,引进种植大户发展农业产业,实现资源变资产2024流转土地 1573.9亩,预计收益40.1万元。二是坚持当好土地管家,严格落实村集体土地管理措施,将现1357亩滩区地与村民签订管理协议并收取管理费15.1万元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释放品牌效应,让集体经济添活力

  一是农作物、土特产作为发展兴旺的根基,充分利用其收成好、销路畅、卖点新的优注册商标巴镇万亩滩成立万亩滩村经济合作社,积极打造自主品牌,通过订单收购、产品代加工、成品销售方式,不断延伸产业链2024收购小麦7.6万斤,平均收购价格1.35元,支付村民粮款20.6万元收购价高于市场价0.07/斤,为确保脱贫群众收入稳定增长,收购价格坚持向脱贫户、低保户倾斜至1—2分,帮助村民多增收1.1万元。二是坚持推进农业发展现代化。主动承接社会化服务项目,负责本村7600亩确权耕地的耕种防收工作并拿出集体经济收益补贴农民耕种防收”,助力农业增产、农增收。三是扎实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配套设施,详细摸底并尊重村民的土地流转意愿,目前已流转7256亩高标准农田。

  三、拓宽销售渠道,让集体经济多销路

  一是村党总支主动当好农户“推销员”,以帮销代销的模式,向各企事业单位销售“巴镇万亩滩”品牌米面二是积极与各企事业单位牵线搭桥,深入探索“联动帮扶”机制,充分运用“消费帮扶”带动“农户增收”长效发展模式,不断扩大巴镇万亩滩品牌米面效应,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发展根基。三是将悠久深厚的农耕文化融入本地自主品牌米面并通过农耕文化陈列馆蹚出产学研游新路径,形成带动绿色生态、丰富乡村文化的新格局,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着力让特色产业带乡村经济,农文旅融合带乡村旅游。

  四、发展节水农业,让集体经济谋新篇

  面对一边长期缺水,一边大水漫灌的困境,党总支坚持走好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农业发展之路,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水四定”原则,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切实抓好万亩滩村黄河滩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节水灌溉农业,鼓励村民调整种植结构,不断提升黄河水资源节约利用率。2024年,本村采取宣传发动、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等措施,成功改种旱作物大豆,每年节水不少于200万立方,圆满完成禁种高秆作物的任务,禁种面积占全市80%,以实际行动当好黄河流域保护的排头兵

  五、聚焦民生实事 共享发展成果

  合理利用集体资金,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解决民生难题,以抓好民生实事为载体,投入集体经济收益相继对所辖的5个村民小组进行排碱渠清淤6千米、维修并加宽农田路、桥涵46座并更换8400千伏安煤改电变压器,在村内主次干道安装照明路灯250盏,用集体经济收益对本村55周岁以上村民每人补助100元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并改造户厕267户,清洁取暖改造297户且改造率达98%以上,切实将百姓的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本村以文明团结超市积分兑换为突破口,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每年将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购买文明团结超市日常用品,引导村民劳动换积分、积分兑物品、行动促文明,用发展集体经济的“组织力”汇聚村民的发展力和向心力。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