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实际,强化教育引导、氛围熏陶、实践养成,以“四个持续”深化新时代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把感恩于党、一心向党的情感根植于各族师生内心深处,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
持续强化一体推进,把稳行动“方向盘”。乌海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抓实抓深抓细,制定《全市教育系统落实<乌海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方案》,明确五大方面15项重点任务37项具体措施。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质量提升工程,引导广大师生筑牢“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思想根基。扎实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制定《乌海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形成1个总方案和5个配套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举措。全面开展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建设评估工作,共有94所学校达标,占比85%。全市中小学教师普通话达标率达97%。
持续开展学习宣传,启动思想“强引擎”。各级各类学校把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必修课,创新“新时代大讲堂”,学好用好“先锋大讲堂”“北疆教育讲堂”,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讲座、知识答题、学习打卡、交流分享、微感言等活动26次,丰富学习形式,让教师队伍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强引擎”。在校园、图书馆、教室、宿舍等场所,展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的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深入开展“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我心中的中国红”等八大主题活动200余场次。参观党员政治生活馆、“小三线”等红色教育基地70余次,让广大师生心中种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的“金种子”。
持续搭建学习平台,筑牢课堂“主阵地”。印发《全市教育系统关于开展第40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十个一”活动的通知》,各学校开展“牢记嘱托 筑梦北疆”升旗仪式、“民族团结进步”黑板报、“弘扬民族精神,学英模、爱英模”主题队日、“民族团结石榴籽 诵我经典中华魂”诗词诵读、“手拉手心连心 民族团结一家亲”班团会、“石榴花开迎盛世 民族团结谱新章”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2万余名师生参与,有效促进了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组织“感恩奋进跟党走 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上作示范”知识竞赛,覆盖全市教育系统师生。举办全市教育系统“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宣讲比赛暨红色思政课展示活动,引导各族师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不断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激活发展“助推器”。出台《乌海市一体化推进全市义务教育扩优提质若干措施》,明确11项重点举措,扎实开展“七大行动”,加快推进全市初高中学校结对共建、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制定《乌海市一体化推进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方案》,通过构建“三位一体”大教研机制、建立教育教学调研机制、实行教学示范机制、健全骨干教师培养机制等7项机制,一体化推进全市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让教育高质量发展“1+N”政策体系落实落细,促进各族学生“向上向优”发展,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强大合力。
上一条:
下一条: